ANYEEP TQ9100 液相色譜串聯(lián)質(zhì)譜系統(tǒng)在人血清脂溶性維生素檢測中的應用
技術博客 | 2025-09-18 | 閱讀
維生素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有機化合物,其缺乏往往呈現(xiàn)進行性發(fā)展特征,早期亞臨床缺乏階段臨床表現(xiàn)隱匿,易被忽視。但長期缺乏會引發(fā)一系列特征性健康問題:維生素 A(VA)缺乏可導致夜盲癥,影響視覺功能;維生素 D(以 25 - 羥基維生素 D2、25 - 羥基維生素 D3 為主要活性形式)缺乏會干擾鈣磷代謝,阻礙骨骼正常發(fā)育;維生素 E(VE)缺乏可能導致生育功能異常;維生素 K(VK1)缺乏則會破壞凝血機制,增加出血風險。
在臨床診療與健康管理中,精準的維生素檢測是評估人體營養(yǎng)狀態(tài)、指導個性化營養(yǎng)補充的關鍵依據(jù),尤其適用于嬰幼兒、孕產(chǎn)婦、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等特定人群的營養(yǎng)監(jiān)測。傳統(tǒng)檢測方法常受限于單一離子源適配性、檢測效率低等問題,難以滿足多類脂溶性維生素同時精準分析的需求。
ANYEEP TQ9100 液相色譜串聯(lián)質(zhì)譜系統(tǒng)憑借其獨特的技術設計,可同時支持電噴霧離子化源(ESI)與大氣壓化學電離源(APCI),無需切換離子化源或變更色譜條件,即可實現(xiàn)人血清中 VA、25 - 羥基維生素 D2(25OHVD2)、25 - 羥基維生素 D3(25OHVD3)、VE、VK1 五種脂溶性維生素的同步檢測,為臨床提供高效、精準的檢測方案。

安益譜TQ9100三重四極桿液質(zhì)聯(lián)用儀
樣品處理是確保檢測準確性的基礎環(huán)節(jié),本實驗采用高效且穩(wěn)定的前處理步驟,具體如下:
- 取樣與加樣:精確吸取 200μL 待測人血清樣本至 1.5mL EP 管中,加入 20μL 內(nèi)標溶液以校正檢測偏差,再加入 400μL 異丙醇作為蛋白沉淀劑,破壞血清中的蛋白質(zhì)結構,釋放出結合態(tài)的脂溶性維生素。
- 渦旋與離心:將 EP 管置于渦旋混勻儀上,以 2500rpm 的轉速渦旋 5min,確保樣本與試劑充分混合;隨后轉移至高速離心機,在 4℃低溫環(huán)境下以 14000rpm 轉速離心 5min,實現(xiàn)固液分離,去除蛋白質(zhì)沉淀等雜質(zhì)。
- 氮吹與復溶:吸取 500μL 離心后的上清液至 96 孔板中,置于 40℃氮吹儀下吹干,去除有機溶劑;向吹干的 96 孔板中加入 100μL 復溶液(50% 乙腈水溶液),放入微孔板震蕩儀以 2000rpm 轉速震搖 2min,使目標化合物充分溶解;最后以 4000rpm 轉速離心 5min,取上清液作為進樣樣品,進樣體積為 10μL 或 20μL。
為實現(xiàn)五種脂溶性維生素的有效分離,實驗選用 Phenomenex Kinetex F5 Column(3.0mm×50mm,2.6μm)色譜柱,該色譜柱具有優(yōu)異的疏水選擇性與分離效率。具體色譜條件設置如下:
- 流動相:流動相 A 為含 0.1% 甲酸的水溶液,流動相 B 為含 0.1% 甲酸的甲醇溶液,通過甲酸調(diào)節(jié) pH 值,改善目標化合物的色譜峰形與離子化效率。
- 柱溫:設定為 40℃,穩(wěn)定的柱溫可減少保留時間波動,提高檢測重復性。
- 梯度洗脫:根據(jù) ESI 源與 APCI 源的離子化特性,采用不同的梯度洗脫程序(見表 1)。ESI 源梯度洗脫中,初始流速為 0.4mL/min,A 相占比 30%、B 相占比 70%,隨時間逐步調(diào)整至 B 相 100% 并保持,最終恢復初始比例平衡色譜柱;APCI 源梯度洗脫初始流速為 0.6mL/min,A 相 50%、B 相 50%,同樣通過梯度調(diào)整實現(xiàn)目標化合物的分離。
質(zhì)譜檢測采用多反應監(jiān)測模式(MRM),可特異性篩選目標離子,提高檢測靈敏度與抗干擾能力,具體參數(shù)如下:
- 離子化模式:同時支持 ESI+(正離子模式)與 APCI+(正離子模式),離子源溫度均設定為 500℃,噴霧電壓 5000V,氣簾氣 10psi。其中,ESI 源霧化氣 50psi、輔助加熱氣 55psi,APCI 源霧化氣 20psi、無輔助加熱氣;碰撞氣壓力為 2,入口電位(EP)7.5V,碰撞室出口電位(CXP)2V。
- 離子對參數(shù):每種目標化合物均設定定量離子對與定性離子對,內(nèi)標化合物(如 VA-d6、25OHVD2-d3、25OHVD3-d6 等)用于校正基質(zhì)效應與儀器漂移(見表 2)。例如,VA 的定量離子對為 269.1→93.1(ESI 源),定性離子對為 269.1→119.3,駐留時間 20ms,去簇電壓(DP)50V,碰撞能量(CE)分別為 50V 與 15V;VK1 在 APCI 源下的定量離子對為 451.4→187.1,DP 110V,CE 20V。
五種脂溶性維生素在真實樣本中的提取離子圖(XIC)顯示,各化合物峰形對稱、分離度良好,無明顯干擾峰(見圖 1)。同一血清樣本分別經(jīng) ESI 源與 APCI 源檢測,保留時間穩(wěn)定:ESI 源下,VA 保留時間 2.843min、25OHVD2 2.760min、25OHVD3 2.718min、VE 4.110min、VK1 4.152min;APCI 源下,各化合物保留時間略有差異(如 VA 2.449min、VK1 4.459min),但均滿足定性定量要求。
以目標化合物濃度為橫坐標(x,ng/mL),峰面積與內(nèi)標峰面積比值為縱坐標(Y),采用權重 1/x2 進行線性回歸,結果顯示(見表 3):
- 五種脂溶性維生素的線性范圍覆蓋臨床常見濃度區(qū)間,如 25OHVD2 為 1-50ng/mL、25OHVD3 為 1-100ng/mL、VK1 為 0.1-5ng/mL。
- 所有化合物的相關系數(shù) r2 均大于 0.99,其中 VA(ESI 源)r2=0.9997、25OHVD3(APCI 源)r2=0.9996,表明方法線性關系優(yōu)異,可準確量化不同濃度水平的目標化合物。
精密度以相對標準偏差(RSD%)評價,準確度以加標回收率評價,檢測低濃度(線性范圍下限 3 倍)與高濃度(線性范圍上限 70%)樣本,結果如下(見表 3):
- 精密度:除 ESI 源檢測 VK1 低濃度時 RSD% 為 17.9% 外,其余情況下低濃度與高濃度樣本的 RSD% 均小于 10%。例如,25OHVD3(ESI 源)低濃度 RSD%=5.5%、高濃度 3.9%;VE(APCI 源)低濃度 9.1%、高濃度 5.9%,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。
- 準確度:所有化合物的加標回收率在 90.5%-105.6% 之間,如 25OHVD2(APCI 源)低濃度回收率 105.1%、高濃度 100.0%;VA(ESI 源)低濃度 102.9%、高濃度 99.2%,符合臨床檢測對準確度的要求。
- 雙離子源兼容:無需切換 ESI 源與 APCI 源,即可完成不同脂溶性維生素的檢測,簡化操作流程,提高檢測效率。
- 優(yōu)異的檢測性能:方法線性關系好(r2>0.99)、精密度高(多數(shù) RSD%<10%)、準確度佳(回收率 90.5%-105.6%),可滿足臨床精準檢測需求。
- 臨床適用性強:覆蓋臨床常見脂溶性維生素種類,檢測范圍適配人體生理濃度,為維生素缺乏癥的早期診斷、營養(yǎng)狀況評估及個性化補充指導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。
綜上,該方法為臨床實驗室開展脂溶性維生素檢測提供了高效、精準的解決方案,有望在婦幼保健、老年醫(yī)學、慢性病管理等領域廣泛應用,助力提升人體營養(yǎng)健康監(jiān)測水平。